一、心蕩神馳
一位作曲家形容他表現最好時的感覺:那時一種狂喜到近乎忘我的境界,我個人常有這種經驗。這時我的手彷彿已非我所有,完全與我無關似地自我揮灑,我只能睜大眼睛驚愕地旁觀。簡直如行雲流水般地自然。
這段敘述與各行各業許多人的經驗恰好不謀而合,包括攀岩專家、西洋棋冠軍、外科醫師、棒球好手、工程師、經理人,甚至是一般職員。芝加哥大學心理學教授米海利·齊琛米哈力(MihalyCsikszentmihalyi)投入20年的時間彙集各種人士顛峰狀況的敘述,特別以神馳(flow)一詞形容這種狀態。運動界也有類似的說法,表示全神貫注到觀眾及競爭對手的存在,不費吹灰之力做出最佳表現。黛安·洛菲——羅丹羅塔(DianeRoffe—Stienrotter)是1994年冬季奧運會滑雪金牌得主,她形容當時已渾然忘我,“彷彿已化身為一匹瀑布”。
這可以說是EQ發揮到極致的表現,能夠自如地駕馭情感,充分發揮潛力。所謂駕馭並不是克制或圍堵,而是因應情勢做積極地增強。當一個人陷入沮喪或焦慮不安時,便等如阻滯的死水。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過神馳的經驗,尤其是做出最佳表現或超越自己的時刻。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做愛時兩個人結合為一體,渾然忘我的經驗。
這是很神奇的經驗,最特別的是可感覺到一種本然的喜悅,甚至可形容為心移神往,一場豐富的心靈餐宴。這時候你會全神貫注,精神與行為結合為一。事實上,只要你對當時所做的事情稍微太注意,或是想著“我現在做得太順手了”,都可能使行雲流水變成拖泥帶水。真正的全神貫注是只注意到眼前極狹窄的焦點,甚而忘卻身在何處。有一位外科醫師便曾回憶他在一次高難度手術中的經驗,手術完成後他才注意到地板上有些瓦礫,還茫然詢問旁人究竟怎麼回事。原來手術到一半時天花板崩塌了一大塊,而他竟然渾然未覺!
神馳是一種忘我的狀態,這時憂思是無由存在的,那種專注的程度使人暫時拋開日常生活的一切俗慮;健康、經濟甚至當時的表現都忘得一乾二凈,這也可以說是無私的狀態。然而,個人對所做的事又表現出自如的掌控能力,且能因應挑戰做最佳反應。同時此人並未孜孜求取表現,成敗根本不曾關心,動力完全來自行為本身的樂趣。
要進入神馳的狀態有很多方式,其一是刻意對眼前事物付與高度的關注,因為全神貫注正是神馳狀態的精髓。這個方式本身可構成一良性循環,要排除雜思刻意專注眼前的事物需要的努力與自制。但只要跨出第一步,專注力本身就成為一股動力,一方面一切雜思不易侵入,一方面做起事來不費吹灰之力。
另一個方式是從事自己很在行但難度略超出能力的事,齊氏(齊琛米哈力)指出:“一個人面對難度略超出一般的挑戰最能夠貫注精神,也能比平常更加努力。太沒有挑戰會使人厭煩,太大的挑戰又會使人焦慮。這兩者之間的狹窄地帶最易達到神馳的境界。”
這種境界的特色是在純粹的樂趣中達到最高的效率,這種時刻絕不可能發生邊緣系統席卷大腦組織的情緒失控。這種輕鬆但高度的專注絕不同於厭煩或疲倦時的勉強專注,或是在焦慮憤怒時的費勁。
神馳的狀態不存在一絲情緒雜質,只有激勵人心的輕微興奮,這是全神貫注的必然結果。很多哲學著作都談到這種精神凝練而至行雲無礙的高明境界。
觀察一個處於神馳狀態下的人,會讓你覺得再艱難的事彷彿都很容易,極傑出的表現似乎都很‘自然。這種矛盾也表現在腦部的活動上:付出最少量的心力即可達成最艱難的任務,此時腦部活動可謂不疾不徐,神經系統恰如其分地因應當刻的需求。當一個人毫不費力地全神貫注於一事,皮質的活動量會減少。這當然是很奇特的現像,理論上要完成極艱難的事(無論是弈棋或數學),將促使腦部皮質活動量增加才對,可見神馳的狀態發生在神經系統效率最高的能力巔峰期。
勉強專注時腦部皮質的活動量會增加,神馳狀態則僅須少量活動即可達到最佳效果,這也可從熟能生巧的道理來瞭解:不管是體力的(如攀岩)或勞心的(如電腦程式設計)活動.熟練之後都可提高從事該活動時的腦部效率,與數學或難度太高的活動相較,所費的腦力少得多。同樣的道理,當腦部因疲倦或緊張而減低效率時,皮質活動會較不精確,許多重疊的部分同時活動,精神無法集中。感覺枯燥無聊時也是同樣的情況。反之,在神馳狀態下,腦部皮質會因應情勢動員精確部位的活動。這時艱難的工作不但不費力,反而有刺激腦力一新耳目的效果。
二、進入迷醉的境界
神馳的境界多出現在某項活動激發一個人最大潛力時,隨著技巧的純熟,要進入神馳的境界需要愈高的挑戰。太簡單的工作顯得枯燥,太艱難的又會造成焦慮。促使人不斷追求更高造詣的部分理由,是渴望回到神馳的狀態。齊氏研究過200名藝術學校畢業已18年的人,發現後來成為畫家的人,在學生時代都體味過繪畫本身的樂趣,學生時代夢想名利的人畢業後多半與本行漸離漸遠。
齊氏的結論是:一個人必須喜歡繪畫甚於一切才能成為畫家。如果你站在畫架前,一心想著這幅畫將可賣多少錢或是批評家會有什麼評語,便很難有所成就。一心一意全神貫注是創造性活動的精髓。
神馳是專精任何技術或藝術的根本條件,也是學習的要素。讀書時能進入神馳狀態的學生學習成績都比較好;這是傳統考試測驗不出來的。芝加哥某理科中學的學生參加某數學競試都名列前茅,後來卻漸漸分出高下。於是老師就學生平常的活動情形做追蹤,請每個人帶一個呼叫器,一天中不定時提醒他們記錄所從事的活動及當時的心情。果然成績較差的每周在家讀書的時間僅15小時,成績較優的則高達27小時,前者其他時間都在遊玩或與親友聚會。
再看他們的心情記錄更顯示出一個重要的信息。不論成績優劣,所有學生都花很多時間從事毫無挑戰的無聊活動,如看電視,這也是一般青少年共有的現像。最重要的差異是學習上的,成績優異的讀書時40%的時間感受到神馳的經驗,成績差的只有16%,且常常因難度太高而產生焦慮感,這些學生反而是在社交時能得到樂趣和神馳的經驗。也就是說,有些學生能充分發揮甚至超越其學習潛力,常是因為神馳的經驗吸引他們主動去讀書。成績較差的則因疏於練習,不但喪失學習的樂趣,更可能因而自我設限,將來只能從少數的智能活動中得到樂趣。
提出多元智能論的哈佛心理學教授嘉納認為,帶引孩子進入神馳境界是最理想的教育方式,亦即以內在動機取代威脅或獎賞。嘉納指出:“我們應順應孩子的能力,鼓勵他們發展.孩子能進入神馳的狀態表示該活動是適合他的。每個人都必須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才能貫徹下去,孩子在學校會吵鬧,多半是因為對學校的活動感到無聊,或是功課超出其能力。孩子必須從事他喜歡而又能從中得到樂趣的事,才能有最佳的表現。”
目前有很多學校採用嘉納的理論,他們的做法是確認孩子的性向,幫助他發揮長處與補強弱點。譬如說一個孩子天生具備音樂或運動細胞,自然在從事該活動時較易進入神馳境界。由於老師對孩子的性向相當瞭解,教導時多能選擇最適合的方式與程度,孩子也不再對學習懷有恐懼或厭倦。嘉納指出:“事實證明孩子從學習中得到神馳的經驗後,較能勇於接受其他領域的新挑戰。”
理論上,學習技術或知識最好是自然而然的,亦即孩子是因從事喜歡的事而產生自發的樂趣。這種最初的濃厚興趣往往是未來成就的種子,因為孩子會發現不斷浸淫該領域便可不斷獲得神馳的快樂。而維持神馳的要素是將個人的能力推到極限,於是便成了孩子力求精進的最佳動機。當然,我們的學習經驗多半沒有這麼理想,多數人回想起就學期間的總印像,大概都是無止盡的枯燥活動穿插令人焦慮的事件。教育其實也是導引EQ的一門學問,而從學習中追求神馳的快樂,的確是比較人道自然而高效率的教育方式。
這也證明將情感導向積極的目的,是最重要的性向指標,所謂情感的導引是多方面的,包括衝動的克制、延緩立即的滿足、調整情緒以利思考、找出進入神馳境界的途徑等等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