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我這週的理財筆記,這算是比較私人的筆記,所以可能會比較亂一點吧!如果有人有興趣可以跟我討論討論。我參加的人永達對內專員的理財研討會,主要要探討的是最近這一陣子的金融市場的變化,與現在風險評估及較適合的理財工作,在此要謝謝SEASON帶我來參加這個活動,好啦!話不多現在就來開始吧。
01.石油會一直漲
02.賣方不會說投資的風險
03.現在只是次貸風暴的開始
04.台灣房地產七年一輪迴
05.買海外基金要小心,因為美三大銀要集4000億美金,投出可能有去無回
06.美金貶值、人民幣升值,37年來加幣值第一次超過美金
07.中國為世界第一大工廠,因為幣值不升,所以出售價低,導致他國無生意可做。
08.投資的盲點,賺在指數,賠在本金,先漲40%再降50%跟先跌50%再賺40%的結果是一樣的。
09.窮者越窮,富者越富,層度越高,越容易暴動。
10.中國政治性操作經濟很高,所以經濟不確定性很高。
11.大陸人民工資會一直升,對台商的稅會一直加,不利台商。
12.中國本益比有70倍,日本在股市崩盤當時也是60~70倍的本益比,
買大陸基金易泡沫化,有崩盤可能。
13.中國經濟太熱,必升息降溫。
14.AIG損98億美金,如被證實,美國道瓊指數會下殺百點。
15.南山人壽屬AIG,每天不論景氣好壞,故定要匯100億回美國AIG。
16.快救美元,否則會導致美元跌,世界無法出口。
17.次貸風暴會燒到2009年,美金會跌四年,世界同樣無法出口,人生消費就會低。
18.次貸的根源就是放款機構為主要關係。
19.油價2000.01 →26(每桶)
2007.10 →88
2007.10.20→破90元
2007.10.22→92
2007.10.23→93
2007.11.02→96
油價攀升力道太強,短期很可能會破百,一破百會使消費者消費信心嚴重降低。
沒人消費,店家沒得賺,東西就變貴,店家會倒,就有人失業,失業就不能再多消費。
同期麵粉三個月內漲110%,台北現已倒了 1/3的麵包店。
20.印度+中國的石油需求是美國的七倍之多,現供需不平年底油價易破110元
21.OPEC認為石油供需正常不需增產,美國懷疑中東有核武導致緊張。
22.2015年油價預估會再上漲到200美金/每桶(本期商業周刊)
因為2~8年內,美金金再貶,油又是以美金計,所以很容易就會可能到200。
(油價一漲,大家就.....????)我要去準備單車了....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整理:
美金走軟
石油供需不平衡(中國以出現沒油可加)
市場大量的購買石油基金,預期心理高,油價↑?
OPEC保守估計
奈及利亞(第五大油田)因戰爭減產
疑伊郎有核武
伊拉克戰後油田被破壞(最後美國有發現核武?)
鍊油機器變老舊,輸油量變小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台灣房地產
1.明後年有法拍屋出籠
2.房貸可能會漲(國泰世華銀指出),因房市過熱。
3.議價空間↑20%,怕房子會賣不出去。
4.台灣房市熱四年了(算很高很高了)。
5.台灣貸款3年漲一倍,有人付不起就被法拍了。
6.台灣的石油↑ 消費↓ 買屋↓ 銀行為刺消費利率就降低↓ 台灣的次貸?
7.美三大銀行成力超級基金,是為了解決美國人的財務大漏洞,
美前財務總長指出此行為會讓美國金融體系再惡化。
8.上海股市已具備泡沫化所有的特質
9.美國另一個隱藏的大問題就是信用卡債9150億美金(尚末爆發)
[End]
[理財] 我的理財筆記
[理財] 是誰偷走我的錢?

是誰偷走我的錢,為什麼我的錢越來越少?
吃飯的米漲了,汽油漲了,生活中已經有一百九十八樣的民生物品通通都漲價了,
新聞播了一個老阿媽排了一、二個小時,就只是想買到一個便宜的二十五元特價蛋糕,
就連我來看也很跨張,就在國中的時候,老師就跟我說台灣會變成像菲律賓一樣,
那時候,笑了一笑,臉上帶著些許的不信任,長大的世界那麼遙遠,況且台灣怎麼可能變成
菲律賓一樣,現在什麼都漲了,沒有錯那一支看不見的手,不是經濟學說的供給與需求,
而就是那通澎,以一個人三萬多塊的薪資扣掉通澎剩下的也差不多二萬多塊爾爾,
就連台灣的銀行也走像日本那樣微利時代,來了,就要來了,存了錢卻真的像是被偷走般的
越來越少,越來越少,看看最新的財金雜誌,以現在一個月三萬塊的生活條件,等到
三十年後,要過同樣品質的"基本"生活,所需要花的是七萬多元一個月,於是我就把我錢算一
算,現在的一萬塊,等到三十年後,差不多只剩下四千塊,是誰偷走了我的錢?
未來也或許就只分二種人,一個就是有錢人,另一種就是窮人,我的錢就像是蒸發掉的速度般
那麼的快,算是又一篇的自語自語,這是我看完商業周刊的心得,
而該怎麼辦?不要問我,因為我是後知後覺的人,哈!
分享二句我喜歡的話,
愛因斯坦說過「世界上威力最大的不是原子彈,而是複利公式」
股神,巴菲特在最新一期的週刊說到「你付出的是一個物品的價格,而他的價值卻是你給的」
最後補充一點,「會怎麼花錢,比你會賺更多錢來的重要」就像王永慶說的,
你賺的錢不是你的錢,只有放在你口袋的錢,才會是你的錢。
[理財] 第一次理財

首先,第一行我要先謝謝亞鈞和她的男朋友Tony先生的幫忙,讓我有機會了解一些財金知識,經過了二個禮拜的時間了,真的讓我學到了很多,今天算也算是我的第一次,第一次理自己的財,我比較喜歡說是理財,而不喜歡說是投資。因為所謂的投資就是一種不保證獲利的理財行為,但相對的也是有賺錢的機會。投資跟理財最大的不同點就是一個有風險,另一個只是藉由正確的理財規劃讓你的錢越滾越多,越滾越多,越想越是值得。
法律是只保護懂法律的人,錢當然也是只會留在懂的理財的人手上,或許就是這樣,更應該了解更多。投資不是賺就是賠,就像是人生,不是進就是退,進退間更該抓住手上的光陰,說到這邊,我就想到一本我之前看過的書,叫做「時間推銷員」,說的就是關於時間的假設說,假設錢可以買時間世界的模樣,有點好笑但卻那麼的真實,好啦!好像有點離題了。
今天上的是次級房貸的上集,一直以來我都以為這種國外新聞就像是台灣的政治新聞一樣,跟本就不需要看,因為這些都不是我們能掌控的,但現今事實卻是相反的,它卻是那麼的真實的跟我們的口袋連結,財金的槓桿原來會那麼的嚴重,今天發給我的新聞剪報就將近有44頁之多,或許我來來寫,只是想表現我的震驚之感,真實的理論,有待興趣的人可以跟我報名,一起為自己的財富把關。
一些簡單的結論就是世界的景氣循環開始走向低點的地方,美國的次級房貸只是個開始,雖然台灣看似沒有受到直接的影響,但是在未來才會漸漸的發酵,或許已經有人開始發現,工作好像變難找了,薪水低了,通膨變高了,這些影響是什麼,未來對我們有什麼衝擊,銀行加碼升息跟降息這些以前我都不知道是蝦咪,現在漸漸懂了,哈~總之很高興我有這樣子的開始。最後一點,我稱之為理財標的物是什麼,也留給有興趣的人再問我好啦!:)
※圖為9月15日下午的夕陽,今日的夕陽又大又圓.....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