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示具有 [生死]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[生死]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[生死] 人生五不

人生五不  我不等  我不管  我不看  我不做 我不給

年過半百,不經意的撞見幾齣人生荒謬劇,憑添恐慌。原來人生比想像的還要來去匆匆,早年一起坐在繁星點點夜空下,談佛論禪,激辯老莊,溺在康德、海德格爾與尼采之間的友人,慢慢有人離開,塵歸塵、土歸土了。

告別式來得突然,老友們不禁唏噓,往年都是在婚宴上巧遇的,而今改成公祭,多出幾分酸楚。

讀書的意義從他身上看出弔詭,他因為學業成績優異,搶得一項忙碌的工作;因為忙碌,而日以繼夜,最後榨乾自己。

他是賣力之人,得了不少錢,卻從未好好享用,臨走前的一個月,一直長吁短嘆,直稱不值。

我因他,而添得了許多感觸,有了覺醒。

一 . 我不等

朋友什麼都等。

等退休。

等一千萬存款。

等孩子長大。

等房貸繳清。

最後等到了告別式。

他有感而發告訴我們這群探病友人,人都會走,可是他走得有些遺憾,有點不甘,非常後悔,除了工作之外,他什麼事也沒做過。

離開醫院,所有人眼眶泛紅,並且許願,絕對不等,一定好好活著,享受生活,但盼這些允諾全是真話。

二.我不管

友人什麼都管。

他管成績。

管分數。

管第幾名。

管英文。

也管數學。

當然是累人的。他常說,沒有他怎麼辦?

事實上,這個世界沒有誰都照舊,地球照轉,別人照活,太陽月亮依舊浮浮沈沈。

不管孩子就好多了,我只要管好自己就行。我管健康,我管快樂,我管自己的遊山玩水。

人是從依賴到獨立,我們卻常把孩子從獨立教成依賴。當孩子需要我們的時候,我們忙得不可開交,經常不在,讓孩子留在安親班;當我們需要孩子的時候,換成他們很忙,沒空,不在,我們順理成章住進養老院。

三. 我不看

兩眼看,不如單眼瞧,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好些,什麼事都太精明,反而自找苦吃。

孩子只是孩子,不可能什麼都會,可是大人總希望他們快快長大,什麼都懂。

這是衝突,沒有解藥,唯有少看為妙,孩子有自己的成長軌跡,而非揠苗助長。

不會到會是必然歷程,學習中挫折很多,但從中吸取經驗,於是會了。可是一般人卻奢望孩子要武功高強,什麼都會,後來發現,除了讀書考試,這些人什麼都不會。

不看,並非什麼都不看,而是看該看的;不該看的、看不見的,就不必一直想看了。

四. 我不做

我不做對孩子無意義的事,但做有意義的事;做不來的不做,做起來很辛苦的也不做,做了之後會後悔的當然不做。

我打羽毛球深知其味,救不到的球不救,救到了會扭傷腳的不救……人老了,必須服老,不服老就慘了;而今我更明白,什麼是適可而止,量力而為,來日方長了。

五. 我不給

給不起的,不給;不必給的,也不給。需要的,我給;想要的,不給。柴米油鹽,給;房子、車子、名牌、好的手機……,不給。

給的愈少,孩子愈賢;給的太多,就不賢;什麼都給的家庭,孩子鐵定什麼都不會,只會茶來張口,錢來伸手,徒增其苦。

2008遊江南時參訪 林則徐故居書院

牆面上有名言一句,令我陷入深沉思緒之中:

子孫如我者,何需留財,賢而多財,聚財喪志;

子孫不若我,何必留財,愚而多財,因財敗德。

人生有兩齣悲劇:一是萬念俱灰;二是躊躇滿志。 ─蕭伯納



[生死] 骨灰罈平均放50年後就沒人理

據殯葬管委會統計,靈骨塔的骨灰罈平均放50年後就沒人理了。
很無情的對話,但卻是事實,看看吧!
人生道理大家都聽得「懂」,卻很少人聽得「進」。
大家都看得「透」,卻很少人看得「開」。
人生海海,看開點;計較到頭來還不是只剩一堆白骨。
還不如開心地過每一天吧!!!

人間異語:燒死人像燒垃圾感恩自己能還有一口氣在,得把握與親人互動的真實感與快樂!!!

【火葬場操作員受訪記!】

Q
:怎有勇氣到火葬場工作?
A
:為什麼不敢來?死人最不可怕,雖然不會跟你說謝謝,乖乖聽話,不會亂跑,不像活人不知何時會陷害你。
我們殯儀館的冰櫃只要5成滿,就有300個靈魂,你想那種場面多大?
很可惜我沒看過鬼,有時值班一個人睡在火葬場,以為看到鬼影,但走近看,都只是白布或樹枝。
我平均每天燒48具遺體,這工作像開飛機,只是這機票都是one way,最尷尬的是遇到朋友,因為不是他,就是他親人離世。
遇到辦喪禮的好日子或農曆7月前夕,上天堂的登機口會突然擠進很多旅客,有辦法的家屬會走「公務門」,我們只能照上面安排,調整焚化爐的溫度和壓力,讓平民小老百姓燒快點,我會不平,覺得死人沒尊卑,為何我不能把某些遺體慢慢弄好?
怕看中秋節烤肉
從焚化爐的觀測窗看,燒半小時後是焦黑帶皮,1小時後就剩扭曲的骨頭;
有些燒不到的部位,比如背後,我還要幫他翻一下。
剛到火葬場的第一個月,一直看曾經活生生的同類燒焦,會很怕看到生肉放在爐上的畫面,還跟老婆說中秋節不要烤肉。
過了半年,我開始覺得這只是燒垃圾,因為台灣習俗很糟糕,陪葬品比遺體還多,燒完後常找半天還看不到遺骨。

Q
:你不覺得這工作很神聖?
A
:神聖個鳥蛋!你不要的東西是不是垃圾?
國外很多社區的暖氣都由火葬場提供,希望台灣火葬場也能做汽電共生,回收熱能,至少讓我覺得自己較不像燒垃圾的工人。
曾火化國小同學

Q
:印象最深的火化經驗?
A
:我國小同學。他涉嫌暴利討債,今年中因被警方追捕而舉槍自殺。
我看電視新聞是同名同姓,心裡千百個希望那不是他,在網路上查遍資料,也到葬儀社打聽,就是沒勇氣直接找家屬確認。

1
個多月後,我看到當天火化名單有這個人,跑到靈堂看照片,發現果真是他,很震撼,但唯一能做的就是給他上香,祝他好走,然後慢慢地、好好地為他火化遺體。
他都自殺? F,情治單位為確定死因還解剖,鋸開頭骨,把腦拿出來,看那畫面你會感覺人很不值錢。

為他火化那刻,我回憶起跟他互動的情景,很感慨:我們同年齡,他已化為白骨,我還站在這裡,我們從哪裡變成兩條不同的路?
Q
:你同學的遺體也是垃圾?
A
:還是垃圾。這很殘忍,卻是我心裡最真實的話。
很多名人都在我手中火化,覺沒什麼差別,頂多只是看到他們家屬,發現原來這些電視上的人長這樣。
有一口氣在真好,每天站在生命最終的里程碑,讓我覺得有一口氣在真好,還可以回家,一旦生命結束,什麼都沒了。
未來對我太遙遠,去想何時股票會漲、景氣怎樣都沒用,不如有空盡量陪我小孩玩。

Q
:要是你掛點?
A
:不要陪葬品、進冰庫,也不用看日子,死後3天內就火化,樹葬、灑葬、海葬都行,就是不要放靈骨塔。
據殯葬管委會統計,靈骨塔的骨灰罈平均放50年後就沒人理了。

Q
:最怕火化到誰?
A
:我媽。幸運的是,如果我媽過世,那我一定在靈堂當家屬,不可能還來操作焚化爐。

【後記】
人一生出來就開始倒數計時了,好好的活吧!活得對得起自己!每個人都需要有朋友,但是,認真思考…家人更是人一生中最值得用心經營、珍惜把握的!!!
父母要孝養,身體要保養,飲食要營養;講話要涵養。
子女要教養,生病要調養,感情要培養;做人要修養。
~
共勉之~


同意嗎?